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博 > 文博知事  > 详细页面

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甘肃为例

来源: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编辑整理:尤宝铭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0日 浏览量:

一、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分布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目前居住着34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甘肃目前共有博物馆93个,其中民族、民俗博物馆15家,各博物馆都收藏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级别可分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及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等5个级别。在已公布的26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世界级1项、国家级61项、省级202项,包括甘肃裕固族的刺绣、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甘南藏族的唐卡、兰州清汤牛肉面、肃北雪山蒙古族马上用具制作技艺等,此外,还有涉及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俗节日、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80余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几乎遍布全省各地。在县级民族博物馆的藏品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比例有的达40%左右,已具有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文化领域的瑰宝。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甘肃“花儿”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民族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生活气息等特征,但由于抢救、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时间短,投入不足,力度不够等诸多因素,民族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家底不清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些为全国独有,但大部分保存地和传承人在偏远山区,鲜为人知。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濒临灭绝。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同时,观念滞后、体制障碍等问题仍然在不少地方束缚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唱本。而博物馆由于人力、财力有限,无法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种类、数量以及传承人的情况等。

    缺少必要的法律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还缺乏法律保护依据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保护制度和保护标准。现有的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如对古代和近现代遗留的传统工艺、民间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族文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没有科学的界定和权威的说明,也未纳入文物保护法。

    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正确的认识,保护意识淡薄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少人包括一些少数民族对文物兴趣很大,梦想通过所谓的“收藏”能在一夜之间暴富,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模糊、认识不足。一部分年轻人热衷于网络,却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学、大学课程中几乎很少提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内容,学校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严重脱节。与物质文化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够独立存在,其无形性使得在对它进行保护、传承延续方面都有一定的困难。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僵死不变的,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因为我们保护不当而无法得到有效传承。

    经费紧缺,人才断档

  从甘肃省文物局和几家民族博物馆了解到,由于甘肃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一些民族博物馆所在地自然条件较差,以农牧业为主,经济欠发达,县政府财政困难,用于抢救、保护的经费严重短缺,所以博物馆因为经费不足无法进行普查、建档等工作。有的博物馆至今没有专门从事保护和研究的人员,保护力量明显不足,有些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此外,部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现有的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有的体弱多病。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不少民间艺术大师面临无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尴尬境地。而且绝大多数传承人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人,长期以来,他们的艺术创造得不到社会应有的承认与回报,生活困难,条件艰苦,如果政府不能给予有力的扶持和资助,仅靠他们的满腔热情维系的创作活动肯定难以长久,最终将会导致传承渠道中断。 

三、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甘肃各级民族博物馆正在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

    全面摸清家底,积极开展普查、征集、建档工作

  抢救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当搞好普查,以便能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确立了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05年至2010年,全省投入各类普查人员近万人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专项工作,走访调查民间艺人、“非遗”项目传承人3万多人次,共普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7075条。经过普查,初步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133项,囊括了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等16个大类。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天祝藏族自治县博物馆、肃南民族博物馆等先后安排专人,对本地区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摸底调查,在普查的基础上,运用录音、录像及亲自笔录的等方式,获取了真实可靠的实物、图像、文本记录及其他第一手资料,之后入库整理分类,编建档案。有的馆还运用多媒体、数字化等高科技手段,建立了资料库和数据库等,以便永久保存,并逐步做到资源共享。还有的馆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编辑成文本,出版相关书籍。将稀少而又珍贵的实物和物质载体,如唐卡、保安腰刀,藏戏面具、乐器,花儿演唱曲谱、服饰等进行分类收藏、展示和研究,建立专题性博物馆等。普查是最基础的工作,只有做好普查,才能确定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才能有组织、有次序、分步骤地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

    政府倡导,博物馆实施

  近年来,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规范,甘肃省政府及地州市、县各部门做了大量具体工作。2004年12月,甘肃省政府颁布了《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公布了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一批试点项目,标志着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全面展开。2006年发布了《甘肃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做好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为了全面展示甘肃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省政府组织举办了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全省14个市(州)组织参加了民族民间民俗艺术展览、民歌表演比赛、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比赛等展演活动,其中民俗艺术展览展出精选珍品4000多件,有近20名民间艺人现场展示了绝活,吸引了近30万群众前来观看。从2003年开始,每年举办的“西部花儿(民歌)”邀请赛、甘南香浪节,已发展成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品牌,展示了“花儿”和藏族民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无穷魅力。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了一批传承基地、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此外,甘肃省还举办了西部文化论坛暨甘肃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发展战略研讨会,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类型和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各博物馆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举办流动展览、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介绍》宣传单、制作宣传栏,组织太平鼓、踩高跷表演等活动,深入挖掘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用法律手段进行保护

  从甘肃的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更加完善的抢救和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科学、全面、系统地抢救和保护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做法是:以宪法为依据,参考其他省市的做法,制定《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尽快成立鉴定和评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查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分阶段制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远规划,传承保护本民族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倡导公民自觉、自主地去保护、传承、发展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教育下一代时加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认识,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只有在法制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确保保护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

    利用新闻媒体,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目前,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民众对“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明白,更不用说去保护它了,特别是年轻人认为这些都是没有用的、过时的东西。因此,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就显得非常迫切和至关重要。博物馆要加强同新闻媒体的合作,充分发挥其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如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借助每年的“文化遗产日”,举办一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博物馆要经常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在中小学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组织民俗专家编写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册子,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们熟悉、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历史价值,形成保护它们的共识,促进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

    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博物馆和高校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是不可再生性,它的精华是与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以口传身授为延续方式,以声音、语言、技艺为表现形式,只有这些传承人以不同方式复述、表演或制作时,人们才会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目前甘肃各地县的博物馆已对珍贵、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实物进行了征集、收藏和保存,但还应扩大征集范围。西北民族大学等高等院校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博物馆也应发挥自身和高校的优势,同时与相关机构合作,聘请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和理论依据,这样才能在短期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正轨。另外,还应该积极发动群众,征集民间的实物和影像资料,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教育。在相应的高校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招收学生,其中包括代培生、进修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因为只有拥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从业人员,保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民族文化、连接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但我们应该看到,作为偏远省份的甘肃,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启动,然而任务还很艰巨,道路还很漫长,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有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才能使古老的文化更好地延续下去,丝绸之路申遗的愿望才能真正实现。

(作者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引自:《中国民族文博第四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