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来有着“以歌对答,以舞寻偶”的传统。侗族歌舞时常常用芦笙这种乐器来伴奏。《芦笙舞》是侗族地区较为流行的舞蹈,主要分布在中国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等地的侗族。除此之外,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拉祜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流行此舞蹈。侗族芦笙舞重在吹、跳,动作并不复杂。侗族人在跳芦笙舞时的动作、节奏通常是“吸气上步,呼气下沉,起伏稍慢,节奏平稳”。其中包含着多种形式和内容,有自娱自乐形式的舞蹈、有男女合作形式的交谊舞、还有芦笙高手边演奏边舞蹈的高难度形式以及竞赛性质的舞蹈。群众性芦笙舞、表演性芦笙舞、风俗性芦笙舞是芦笙舞的三大类别。过去,侗族通常会在鼓楼跳《芦笙舞》。
欢乐侗乡 刘军摄
芦笙舞最早是为播种前祈求粮食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馈赠以及祭祀祖先而创制的舞蹈。舞蹈的气氛欢快而热烈,现已用此用来表现侗族人民丰收时候的激动喜悦,以及春种前农闲时期的轻松自在。多用来自娱自乐或者青年男女之间求偶,包括《踩堂》和《踩芦笙》。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单身男女青年们就会聚集到一起来“踩堂”,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心上人。许多少女在参加“踩堂”时,都要穿上华美、闪亮的蓝色服装,还尽可能多地要在头上、耳朵上、脖颈上、手臂上等戴满各种各样的银饰,以此来表现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而侗族男性青年若想要获得女子的青睐,不但要是生产能手,还要十分擅长吹芦笙并且能够掌握芦笙舞的高难度技巧。
另外,侗族舞蹈的表演形式还有“哆耶”。“哆耶”既是侗族最早的歌舞形式之一,也是群众最喜欢、流传面最广、参与性最多的歌舞之一,因在唱腔中经常有“耶”“也”的衬词出现,故而得名。其下又分有“耶补”和“耶堂”两类。
侗族的代表舞蹈还有《多嘎多耶》《欢乐侗乡》等。
节日里的歌舞 杨昌银摄 引自民族画报
参考资料:
1.刘敏.以侗族舞蹈表演形式窥见民族性格[J].世纪桥,2012(11):144-145.
2.中国民族文化网